在升学规划行业,人才流动性大是行业共性。最普遍的做法是“师傅带徒弟”模式,“徒弟”业务精通了,独立出去,变成下一个“师傅”……
但是,有这样一家企业,自2016年创立以来,其管理层流失率为0;基层流失率很低,且流失的基层人员去往同业公司的人数为0。这其中有何秘诀?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副理事长、启善尚行创始人孟陶然指出,这其实得益于现代企业管理思路和详细的产业分工。在用现代企业架构赋能升学规划行业、探索行业标准化模型这条道路上,孟陶然希望能成为一名先行者。
入局——“现有的发展模式都不是我想要的。”
“我入局的原因,跟绝大多数同行是不一样的。”孟陶然认为这个行业的绝大多数同行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从事跟教育相关的工作,看到了提高收益的商业机会,加上自己有专业能力,自然走上了升学规划行业的创业道路。但孟陶然不同,在这之前他完全是教育行业的“门外汉”,在拜访了行业里众多优秀的前辈后,他坚定入局,隐约觉得自己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用现代化企业架构的思维探索行业标准化。
有过多次创业经历的孟陶然形容自己是个“能折腾的人”,从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创业,基本上没怎么给别人打过工。直到走到教育行业,孟陶然突然踏实下来了,升学规划行业给了他前多未有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当时还没有这个概念,现在想来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自我同一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涯教育、家庭教育被大力倡导,然而大部分中国家长在这个板块是有所欠缺的,这让孟陶然意识到升学规划的意义。“它是目前中国教育非常缺的一个方向,是在解决家庭的需求,并且满足社会需求,成就他人的同时又能带来职业的荣耀感,我觉得这是其他行业比较难做到的。”
孟陶然的自信或许来源于进入这个产业之前,已经完成过一些原始积累。凭借和几个同学攒的10万块钱白手起家,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28岁的孟陶然和其团队已经实现了年入近3000万元的成绩。“我们做成过一些事情,正是因为做成了一些事情,再重新选择时才更加慎重。”有过这样的经验和积累,多次创业后,孟陶然已经不单纯把盈利作为创业的初衷,而是开始思索接下来到底怎么做事,往哪里走?
决定重新起步时,孟陶然并没有选择传统的“工作室”模式,而是带着300万元启动资金,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团队,“启动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产业做大做强。”抱着这样的自信,孟陶然扎进升学规划行业。
探索——对传统模式彻底说不
引入现代企业的架构,意味着要彻底摒弃传统,即很多同行前辈们采用的工作室模式和以师徒相称的员工关系。
“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人把员工关系定义为师徒制,却不让徒弟离开,觉得徒弟应该给师傅打工,这个思路我是不认同的。”孟陶然甚至直白挑明,“师徒制本身的终点就应该是自立门户。”
对于“徒弟”的离开,与其指责其没良心,孟陶然反倒觉得这是“师傅”应该反思的,是“师傅”建立的机制不足以支撑“徒弟”留下来。“为什么没有想过把徒弟培养出来,把他变成合伙人,或者说形成一个股份制公司,让他去另外一个地方,不是自立门户而是联营?”这其中已然引入了现代企业的思维。
孟陶然认为,启善尚行长足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做好产业分工。“我不认为这个行业是由一个人就可以做成的。”而现状是,目前这个行业的很多人既是老板,又是讲师,既是咨询师做市场,又是规划师做服务;是财务,是公关,甚至是企划品宣……这个模型培养出来的人将“师傅”一整套东西学完了,又不能在师傅手下得到匹配其价值的发挥,自然就会选择离开。
留不住人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很难进一步扩大规模。孟陶然打了个比方:传统模式就好比一个做锅的铁匠铺,徒弟烧火,师傅叮叮当当地敲,直到敲出一个锅为止;而一个成型的现代企业会搭建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市场部链接渠道销售,乃至打造品牌形成推广等完整的构架。
“工作室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论资排辈,推崇个人强大。‘我把你培养出来了,你就应该永远做我的下属’,这个逻辑在任何领域都是不通的,否则企业哪有未来?一定是能者上。在商业环境里能者要给他机会、给他资源,让他产生更大的价值,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社会价值。”孟陶然表示。
基于现代企业架构、产业分工及标准化理念,启善尚行形成了“三个核心+两翼”的标准化模型,其中三个核心包括人才培养、服务流程和运营管理;两翼是指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策略。启善尚行的标准化理念贯穿到了五个维度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的每一步都形成标准化的文件,乃至细节到一场会议筹备时室内的温度和灯光。
三个核心中,人才培养是放在第一位的,除了基本的标准化文件及配备对应的视频讲解外,启善尚行还有专门的培训教材、考试题库,考试题库来自于逐年的积累。孟陶然介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对于人才培养到底怎么出题的方针策略,怎么由浅入深,怎么让他在纸面培训和线下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下成长,跟目前行业较大的区别是我们的培训是以实战为核心,不是简单的传授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已经上传到网站,在正式培训前由大家自学,有了基本理论后,对怎么干活,怎么开展业务,怎么开展线下讲座,怎么跟踪,一直到成交,最后才是服务,这些所有流程的任何一个节点都有标准化文件存档并进行实战型培训。”
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如何兼顾规划需求的个性化?对此,孟陶然并不认为这是矛盾关系。就好像理发一样,几乎每一家理发店都有相似的服务流程,这是标准化的;操作中,理发师都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完成个性化的理发服务。为一个学生提供具体服务的时候,都是以客户诉求为核心,学生的需求和目标是确定的,协助他完成目标的规划流程是标准化的,对于学生和规划师而言,具体方法是个性化的。
运营管理也即上述提到的产业分工,启善尚行十分注重客户引流、销售、服务等不同业务之间的区分。比如从销售到服务,这应该是两个部门的事情,因此中间还要有一个环节做衔接,用管理软件介入,形成标准化流程。把产业分工分细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一定是精细化的。孟陶然介绍道:“现在我们再把这套模型输出到自己的直营公司、控股公司,缺点是慢,但是一旦这条链条打通之后,基本上就能看见确信的未来。”
孟陶然认为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老板要建立标准化管理的意识,即使是简单的咨询服务公司也要做好预算、绩效考核、财务制度,这都是要先行于企业的发展定位。“很多人做企业,是先做大,再去建立规则,而我们是因为想把这些实践到行业中去,所以提前建立规则。”
为此,启善尚行在标准化构建和品牌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以股东待遇邀请在大企业有过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作为标准化搭建的领导者,虽是初创型公司,单在企划部就安排了一个团队,包括企业文化、品牌传播、宣传文案、标准化文件的汇总和形成等等。孟陶然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是在全行业非常用心的,也有可能是最舍得投入的公司之一。”
先行者——在风险和机遇之间找平衡
谈到未来的发展目标,孟陶然希望自己能做成这个行业的先行者,“就算是先行者没做到,被拍在了沙滩上,被后来者定义为先烈,也是好的嘛。”
升学规划行业的核心是服务,服务要依赖人,同时要基于规划师和客户间的信任,使得这个行业本身就要下沉、落地到具体地区。而在湖南长沙起家的启善尚行,为突破地域限制,通过输出标准化模型的构建经验,和其他地区同行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启善尚行作为输出经验的一方,有培训业务和扩大市场两大利处;该合作方基于系统化培训,以低成本完成了公司搭建,节省了人力财力,同时有能力独立承担业务,并且还能以渠道商的形式获得增值收入。
相比去一个陌生的市场用分公司的形式费力开拓,启善尚行用“先行者”的优势与后来者相互借力,以平台化的形式解决了双方的问题。
谈到入行近7年来升学规划行业的变化,孟陶然略显消极:“实话实说,感到遗憾的是,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不如从前。”孟陶然认为,虽然从业者越来越多,但是涌进了不少功利性思维的人。偏偏这个行业的又分明是“准入门槛低,做精门槛高”。于是这些轻易涌进的人既没有长远发展的决心,又不甘心败兴而归,只懂营销,不做服务,给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
尽管行业鱼龙混杂,孟陶然认为,大浪淘沙之后,机会会真正留给那些有准备之人。他认为,再过 3-5 年,80后父母会成为高中生家长的主力军,新高考将会成为常态,在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下, 80 后父母的教育规划意识会大大提升,升学规划行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整个行业必须把为学生提供整体规划作为服务目标,为学生提供从高一到高三不间断的服务内容,成为学生家长身边的升学顾问和导师”。
孟陶然把升学规划行业比喻为教育生态里的门诊部。“一个学生想解决自身升学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知道问题是怎么产生的,然后才能靶向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与此同时,在解决问题上,单个企业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启善尚行又有意识和优秀的企业强强联合,让有能力的企业加入进来,做解决具体问题的“住院部”,相互叠加、相互赋能,1+1>3,最终构建良性的行业生态圈。
孟陶然的座右铭是:在路上。“人,始终奋斗在实现自己目标和价值的路上,哪有终点?走就是了。”孟陶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