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当前位置: 中国教育 >

对话张平福:像养鱼一样养孩子——从鱼缸与池塘放归江河与大海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贺苗苗 | 时间: 2021-11-04 | 责编: 罗天林

“双减”之前,孩子承担过多家庭作业和学科类校外培训学习任务,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获取更高分数。“双减”之后,学校和家长最担心的可能是学生成绩和分数下滑问题。当一个学校处于资源丰富的区域,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去利用这些资源,学校又该如何承担起这份责任?

中国网教育频道特别邀请了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校长张平福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康建朝,共同探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急救方案”。

【背景介绍】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科中”)地处成都高新西区,五百强名企、高新电子信息企业云集。科中充分利用人文地理优势,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协同华为、英特尔、西门子、创意信息等企业开展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大学教授、企业高管及工程师进入科中担任学术导师和生涯导师,科中干部、教师、学生定期、分批到相关企业培训,开展生涯体验课程,学习工匠精神,拓展师生视野。

【本期嘉宾】

张平福,中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课程专家。第九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校长。

【本期主持人】

康建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未来学校项目核心成员,中国STEM教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员。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中芬教育比较、课程教学比较、未来学校与STEM教育创新。

话题一:如何看待“双减”下的焦虑问题

康建朝:如何看待家长们在“双减”下的焦虑?

张平福:我们要理解家长的担心和焦虑。对于双减而言,整个社会目前是众生百相,一部分人拍手叫好,一部分人袖手旁观,但是中国足彩在线:家长担心并焦虑孩子成绩会下滑。前期我们针对“双减”做了一个家长问卷,超过70%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发展的焦虑比“双减”前高。其实家长没有必要过度担忧或手忙脚乱,孩子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家长要以长期主义视野长远审视孩子成长和发展,着力抓好孩子适应并胜任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面临当下教育大变局,“双减”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不是全部,所以家长要思考两个本质性问题:一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孩子特性拟定“双减”政策下学习和发展策略与规划,二是如何努力提升自己,以便更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孩子发展中的困难和障碍,比如双减之后孩子成绩和分数下滑问题,需要看是学校教育教学机制问题还是家校协同问题,是教师教育教学问题还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是阶段性的问题还是长期性问题,是群体性问题还是个体问题,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等。

话题二:解决焦虑我们能做些什么?

康建朝: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减负”,提质增效,切实减轻教师及家长心理负担,避免低效、无效、负效劳动?

张平福:首先,“双减”政策导致教育生态发生了时空结构的变化,给学校、教师及家长很大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所以首当其冲要减轻当下整个教育生态各个责任单元的心理负担,尤其教师和家长。很多学生反而对于“双减”非常喜欢,但学生的辨别能力、选择能力非常有限,需要老师、家长的强力引领和引导。

其次,做好“两个引导”。一是要合理引导家长对孩子发展的预期。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从国家教育政策的总体画像来看,各种各样资质的学生具有中国足彩在线:发展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可能性。所以,家长要理性定位孩子的发展预期。二是要理性引导社会对教育的预期,尤其对学校教育的预期。“双减”视野下,全社会应从关注关切教育走向共同参与教育。

第三,明确学生发展的责任边界。学校要作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地,起支撑作用;社区及社会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辅助力量,起支持作用。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但需要划清楚责任边界,建构利于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教育新生态,“双减”才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逻辑基础。

话题三:双减“减不掉”的是什么?

康建朝:“双减”之前,孩子承担过多家庭作业和学科类校外培训学习任务,主要原因之一应该是为了获取更高分数。您是如何理解“双减”政策的?

张平福: “双减”是为了更好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是当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育人方式改革的“小切口”,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是全社会参与重构家校社协同教育生态的催化剂。

全社会需要准确理解“双减”政策,真正达成“双减”共识,协同建立家校社育人机制。但客观上还存在着坐井观天式、盲人摸象式政策理解,误读、误解、误判政策的现象屡见不鲜。“双减”政策要求中“减什么”界定很清晰,具有很强操作性,但“不减什么”更需要重视。很多人热衷于“减”之后“增什么”(比如 “双增”、“三增”),在“减法”之后又做 “加法”,然后大松一口气,皆大欢喜,心安理得,仿佛大家都不焦虑了——那我们要考虑,如此下去是不是会一起迈向要么共同追求平庸要么共同追求新焦虑的“金光大道”?这是“双减”政策的初衷吗?

“不减”不等于“增”,“减不掉的”才是教育的回归点和着力点。厘清“减”带来的“变”,才能看清“减不掉”。

首先,新时代不只是政策变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孩子也已经变了——我们的教育对象应该都是数字化原著民了,泛在的资源和便捷的工具让孩子们获取知识及信息的渠道与方式、人际连接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昨天我在外面跟几个小朋友交流,他们说某某是YYDS,我一直没搞明白,后来上网查询才知道其意思是“永远滴神”。其实,现在我们的老师、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变化并没有完全跟上,我想这也是育人方式必须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双减”减不掉的是育人的理念——真正了解学生,教育才有基础。

其次,“双减”政策改变了教育生态的时空结构,但当下制约学生发展的主要变量并没有因此而变化,尤其站在教育供给侧角度来看,未来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胜任未来更复杂更艰巨挑战的必备品格是什么?关键能力是什么?这些素养不可能到未来某一天需要时突然就具备了。这些素养的习得需要从当下开始,因此,“双减”减不掉的是培养孩子适应并胜任未来的教育责任和使命。

第三,基础教育贯通性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贯通育人理念——幼小初高德育一体化贯通、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从理念到课程内容贯通、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导向的育人方式贯通会成为教育新常态。因此,“双减”减不掉的是:真正以学生为本,立足长远,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科学的文化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

古人智慧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为“双减”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所以,“双减”之下在教育的各个责任单元需要“立新常规、建新常态、创新生态”,回归教育常识,坚持五育并举,更应该旗帜鲜明地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吃苦耐劳与奋斗精神、自律与自主能力、合作与竞争能力等,更应该理直气壮地构建宽严相济的稳定教育生态。有人反对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适度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也有人以“爱”的名义抵触对孩子严格管理,并用小样本案例痛陈其害,用一个走了弯路的家长的话来说,这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误导天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并能胜任国际竞争。这意味着什么?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时应该兼顾培养学生合理的竞争意识及能力。温室里培养不出参天大树,如果想要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松软舒适的教育生态是不行的。我经常用养鱼来比喻养育孩子。孩子就像一条小鱼,原先放在鱼缸里养觉得不行,现在要把鱼缸打破放在池塘里养。那放在池塘里养就可以了吗?是不是应该放在江河里,甚至放进大海里呢?

话题四:经验分享:科中是如何落实“双减”的?

康建朝:科中如何从课程优化、课堂提质(引悟课堂)、学生学习(三转变)等不同层面更好落实“双减”工作?

张平福: “双减”的牛鼻子是真正落实和落地五育并举。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中国足彩在线:学校课程优化。我们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周边高校、高新企业云集,为五育并举课程体系建构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我们在原有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个层级上做了进一步优化。

针对基础性课程,我们在原有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基础上,中国足彩在线:的突出如何做到应教尽教。我们力图让学生在校内就掌握学科知识和相关的学习技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课后培训负担。针对拓展性课程,我们在原有的学科拓展和兴趣拓展的基础上强化跨学科教育与学习,包括德育和美育融入多学科实现。发展性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中国足彩在线:选择,针对国家“强基计划”,我们实施“筑基工程”,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基于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开展项目制学习。比如科技类发展性课程——机器人、人工智能、飞行器、无人机、航空航天等,结合大学、企业及学生家庭资源开展学习。

第二,做好课堂提质。课堂是“双减”工作的主战场。科中从2015年开始系统地开展了课堂改革,探索“引悟课堂”教学模式。

一是抓好教学设计关,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流程及教学评价,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课堂精准施策,关注学生课堂思维参与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培养,促进学生更积极的面对挑战,更主动克服困难,由“听懂”到“会做”,由“举一反一”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倒逼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单一的抓分数向抓学习能力转变,提高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二是从抓常规管理向抓综合素质改变转变,着力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常规管理要求升格为综合素质培育课程体系。三是从抓行为养成到抓人格培养转变。这三个转变是应对“双减”最基础性的原则。

话题五:经验分享:“双减”背景下学校师资力量如何提升

康建朝:“双减”对教师课程设计与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科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应对举措?

张平福:首先要重新定位教师专业化边界及教师角色。教师要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提高育人技能,要变成学生的学习设计师、生涯规划师、成长建筑师,学生发展的数据分析师,家庭教育的指导师。

在双减背景下,科中很注重教师发展自觉。我们提出教师要摸着“四块石头过河”。第一块是“问题基石”,所谓发展,就是一路上不断解决涌现的问题。问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和引擎,主动针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并微课题化,坚持问题导向和问题驱动,及时弥补短板,促成自己高质量专业化成长。第二块是“困难垫脚石”,困难如登山之阶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一个简单的常识是,教师专业化成长如逆水行舟,主动克服并解决困难,意味着你登上了更高处,并得到了发展福利,所以说困难不是事,而是发展的垫脚石。第三块是“错误磨刀石”,把工作中的“错误”当作磨刀石。如何在“错误”中照镜子、在艰难困苦当中历练心境,并保持坚毅的信念,对教师而言是考验也是机遇。第四块是“成果试金石”,阶段性的小成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试金石。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真的让老师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拓展思维、习得方法、积累经验、聚少成多,成就自己专业化的全方位发展。在双减背景下,对很多老师而言真的是挑战,但是我们觉得如果把这四块石头真正“摸实”,应该可以做到从容应对。

话题六:经验分享:科中如何保障课后服务水平

康建朝:科中如何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有哪些创新举措或未来计划?

张平福:我们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做。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首先是体现在高质量的课程。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资源潜力,开发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群,在校内满足多元化的选择需求。

二是课后服务的师资。实施“321”导师制,每个班配备3名校内导师,2名校外导师(1名高校教师做学术导师,1名企业精英做生涯导师),1名高校学生领跑学长。

三是中国足彩在线:课后服务内容。分为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学生作业完成,如果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不到位,双减就不算成功。第二个是分类施策,一方面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补习辅导和答疑,另一方面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丰富的选择。科中把校本选修课群、课后服务课程群班统合起来,建构学生可持续开展学习的课程支持体系。(文/贺苗苗)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