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52所区属中小学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陆续走上讲台的举措在网上引发热议。前段时间校助君收集推送了全国各地专家、校长的意见。
本期校助君又专门约请了河南省的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一起对此进行探讨,从不同角度理职责、谈观点、说看法、提意见。
段武刚,洛阳市偃师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深入教学一线,可以避免走弯路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记、校长虽然身兼管理事务,但如果能回归讲台,长期冲锋教学一线,为广大教师做出表率,就能够树牢业务为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因此,我个人主张,学校的书记、校长应该坚持冲锋在教学一线。
书记、校长是从优秀的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多数是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一个能长期站在讲台上教课的书记、校长是很能令教师信服的。他们如果能够带头教课,既可以身体力行感受学校管理与一线教学的有机结合,也可以减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无效活动。
深入教学一线可以使书记、校长熟悉教学的真实情况,省去许多调研环节,避免走弯路,少做无用功;所做出的决策也会更贴近学校实际,符合师生心愿,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水平,营造耐劳勤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校园文化,其引领效果来得更自然,实现润物细无声。
良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对学校的管理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等都有着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书记、校长与学校教师一样,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相互听评课,提升教学能力,会使学校教师从心底里感受到书记、校长也是大家中的一员,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是有资格、有能力领导他们的,这种非权力因素的人格力量是任何行政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事实已经证明,长时间离开教学一线的书记、校长,管理会出现僵化、官化,缺乏针对性,脱离教学实际,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书记、校长深入教学一线,更有利于校长改进学校管理,增强人性化、亲和力,保持与教育心贴心的温度。只有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没有心理距离,心贴心、背靠背,才能更大程度激发教师工作潜能。
学校的主业是教育教学,课堂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的教育教学管理,就是空中楼阁。书记、校长不上课,不仅会荒废自己打拼多年的专业,还会导致学校管理和教学“两张皮”。推动书记、校长深入一线教课,不仅可以形成倒逼态势,促使他们提升管理思想、领导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学校各项管理举措的落实效果,了解学校教师实际业务水平,获得第一手资料,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书记、校长深入课堂一线教课,益处多多。作为一个区域的教育管理者,一方面要推动书记、校长恰当处理好深入一线教学和搞好学校管理的关系,科学调配时间和精力,做到顾此不失彼;另一方面要推动相关部门切实为学校减负,减少非教学活动进校园的频次,让书记、校长能够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打造优质的教育品牌。
周海阔,第16届河南教育名片、新蔡县实验小学校长。
当好“三大员”,走出校长任课困境
校长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教师的引领者。我认为,课堂是校长生命力长盛不衰的源泉。
校长应成为学校教学的“冲锋员”
理想的校长应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出色的先行者、引领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学习先进理念、立足学校实际、融汇教师智慧、优化育人蓝图,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校长任课既可以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校长在教学上的领导力和指挥力,又可以带领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但是,校长任课并上好课,关键是要有时间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区域内校长上课的时间进行统筹规划。如校长的课尽量安排在每天上午的第一节,这样上完课后就可以安心处理其他事务,尽可能减少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校长应成为学校教学的“消防员”
“消防员”的职责是应对紧急情况。对学校而言,在一线师生遇到突发情况时,校长就是“消防员”,关键时刻顶得上,能应急、能救场,及时了解和熟悉学校教学管理的真实情况,制订符合师生实际情况的管理措施,极大地提升管理的效率。
在此过程中,校长要学会授权赋能,锤炼高效能中层,激发中层干部的内驱力,点燃中层干部的创造力,历练中层干部的领导力,想方设法让想做事的人有事做、能做事的人做成事,助力中层干部提升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抓大放小,把自己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把时间留在校园里、留给课堂。
校长应成为学校教学的“潜水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校长更应深入探寻、挑战自我,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参与教研,参与教学,了解教情、学情,不断反思,勇于创新。担任一线教师的校长才会真正懂得教师的劳苦,才能在学校管理中体贴教师,才能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赢得教师的尊重,才会在摸清教育规律后,让教师队伍发展得更加茁壮。
校长需要思想统帅、榜样引路、管理协调,不能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课堂教学中,任课的主要目的是亲近教学、了解教学、体察学生、进行实践。就小学而言,校长可选择低年级学段的课(每周4—6节),既保证自己对课堂的坚守,保持自己学科的教学优势,还能较好地发挥率先垂范作用,提高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带动其他行政领导参与教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总之,不任课的中小学校长也可以做个好校长,但任课并深谙教育规律的校长则更有可能成为好校长!
杨迎军,首届河南最具发展力校长,济源实验小学校长。
发挥专业型校长的“主线”作用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校长的角色定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当前,中国足彩在线:校长是否应该冲锋教学一线,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我想谈一些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明晰“教学一线”的内涵
我们讨论“书记、校长是否应该冲锋教学一线”这一话题,首先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教学一线”?我认为“教学一线”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学一线是指直接给学生授课,广义的教学一线应该是指直接参与教育学生活动。
校长本身就具有双重身份,从教师这个身份来说,是指直接参与到教育学生的活动中去。我在“教学一线”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坚持每学期给学生讲好一节思想政治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二是坚持每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凝练推广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老师的授课水平;三是每月召开一次面对面的“校长有约”见面会,直接面对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切实为学生减负解压。
界定校长“一线”的位置
叶圣陶先生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要先评论它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有什么样的老师和学生。”一定意义上讲,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汇聚,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的楷模。
校长的“一线”在哪里?我认为校长的“一线”就是要求自己先一步发展,尽快成长为专业型校长。因为校长自身发展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校长个体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要想担起学校发展、人才培养的重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校长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校长不断提升领导能力,优化教育战略思维,提高理论知识及业务管理能力、引领课程与教学变革能力、学校特色建设能力等综合素养。
归纳起来,校长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有高超的学识水平、有卓越的管理能力、有培育管理文化的能力、有健全的人格魅力。
坚守校长工作的“主线”
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专业型校长,应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我认为专业型校长的“主线”不再是领导者,而应是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利用自己的独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做推动学校发展的引领者、管理者、服务者。换句话说,一校之长就是要做师者之师。
总之,一校之长,应该是专业型校长。我们应该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教育高度,审视与规划学校的未来,这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我们的“主线”!
来源:《教育时报》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校长上讲台,无关该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