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突出“全”“新”“实” 聚焦“双新”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
聚焦“双新”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重视实践和注重实效,重点开展校本实训,引领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位。7月11日,房山区开展以“聚焦‘双新’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全员实训暨中小学教师培训启动会。北京市级实训指导组下沉基层,深度参与,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李开发,北京市教委中国足彩在线处处长陈德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主任、第一片区指导组组长贾美华,基教研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实训综合组组长詹伟华,基教所所长、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第一片区指导组核心成员赵福江,课程中心副主任王凯等现场指导。
在此次启动会上,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徜祥表示,本次培训将覆盖全学段,从义务教育、高中、中国足彩在线教育、干部,一体化设计,逐层推进,包含通识培训、学科研究、校本实践,着力解决“双新”“双减”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训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抓住变革中的关键问题,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好校内育人的提质增效问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实训第一片区指导组组长贾美华进行现场指导,她指出,房山区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实训工作的启动有理论有实践有研讨有交流,中小学教师的课例分享,强化了学科实践,学科育人,穿越学科边界,体现学科成果,对学生整体学习有全视野的提升。在下一步实训工作的开展中,进一步做到三方面的提升:一是市区联动,区区联动,形成区域学习合作研究共同体;二是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三是扎实推进,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双新”落地。
落实“双新” 聚焦改进教与学方式
会上,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梁玉财以“落实、深化、提质”为题,从背景与主题、目标与原则、实训安排、实训要求四个方面作方案解读。此次实训将引领学校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学校落实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校本方案。引导中小学教师加深对新课标的学习与理解,反思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明确落实新课标的改进方向和新目标。王徜祥说道,老师在落位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过程之中,往往停留在认知和理解层面,而在实践层面缺少一种工具平台,此次实训将为老师搭建平台,让新课标和新教材落地,引领教师深化、理解新课标。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霍晓建老师在作项目式学习分享时表示,202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的情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并指出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开展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学校开展了项目式课程学习,通过学科内项目式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以及区级项目式学习等几个层级,层层推进,有序开展。
房山区教委副主任于海侠表示,“双新”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基于对新课标落地房山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的锁定,也就是老师教与学方式相对传统的问题。此次实训是教与学方式变革中的综合性学习,要突破解决学科内的综合问题,也就是大单元教学和学科间的综合性学习问题。
突破综合性 推进创新大单元教学
窦店中心小学王艳老师作了“大单元教学”的案例展示。基于北京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数学组分别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纵向梳理,然后又进行了不同版本教材的横向对比。“我们把本单元分成了4个主题,学生从研究简单的数量关系过渡到研究复杂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从具体情境逐渐走向了抽象,符号意识的发展从特殊走向了一般,整个单元以一般性为主线贯穿始终进行教学。”
数学组的老师们通过分析了解到,要选择熟悉的情境,越是熟悉的情境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能带动学生的思维。再有就是要加强建立的过程,学生符号意识的建立需要在不断丰富的体验中感悟。因此数学组在单元内容的设计和课时的安排上做了一些调整。在分析学情方面,数学组深入了解了学生的中国足彩在线基础和学后效果,对学校五年级(4)班和六年级(1)班的学生进行了中国足彩在线和学后调研。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卫东作了题为《追求深刻理解和迁移运用的教学设计》的报告,以四个生动案例启发教师明确深刻理解和迁移运用的场景和策略,进而聚焦到在教学设计中的拓展,从“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到“能做什么”,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通过鲜活的例子让教师领悟到如何通过分解核心任务来推进教学,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和迁移运用。
重视实践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校和教师要全面认识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新要求,把握“实践性”“综合性”两个核心要素,在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面有实践创新。
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去描述半壁山的地理位置、通过现场观察绘制半壁山的素描图、通过实地走访推测大石河与半壁山形成的关系……会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霍晓建老师做了项目式学习之探究半壁山地貌的分享交流。半壁山是位于房山区河北镇的一座奇特山峰,它与周围的群山地貌类型、地貌形态大不相同,学校通过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且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调动所学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该项目主要通过寻找核心知识,转化驱动问题,确定探究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设计评价方案等流程进行设计。
该项目在此过程中为学生呈现了探究的过程,即先确定半壁山的地理位置,然后描述半壁山的景观特点,最后分别从内力、外力分析半壁山的形成,并能综合分析半壁山的形成过程。本项目重在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动手绘画、用眼观察、发现思考处理地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地理实践的技能和方法,又提升了学生表现出来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意志品质。
于海侠表示,此次实训要瞄准教育教学中的实操,直接链接教学设计、链接课堂、链接作业、链接教育评价等具体教育教学内容,同时要延伸到下学期教学的实践,将培训成果作为下学期开学后各项教育教学的准备。基于此,区校两级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须坚持务求实效的原则,更好体现和落实本次培训的关键要义。
(图文/胡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