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如何春风化雨、浸润人心
“课堂氛围很好,课上边听边赏鉴,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湖北某高校学生郑倩对自己选修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外音乐鉴赏》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但她也坦言,比起审美能力的提升,她在选课时更注重“结课时能否拿到高分”。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中国足彩在线:明确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高校“严格落实公共艺术课程2学分的研修要求”“加快建设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当前,不少高校高度重视美育课程,涌现出不少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也有一些高校的美育课程选课率逐年下降,学生评价不高。高校美育课程为何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做好美育浸润工作,应从何处着手?
实践性是美育的生命力所在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落实美育的重要抓手。《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要在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这三类课程中通过学习和考核,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校美育课程,大多是指公共艺术课程。其中,美学与艺术史论类课程侧重讲理论知识,相对枯燥,学生接受度较低、选修人数较少。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主要研究艺术作品的风格、结构、表现手法等,学生往往会被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故事所吸引,这类课程简单易懂但对审美能力提升作用有限。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课程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艺术理论、提升审美能力,应当是美育中最被重视的课程,但这类课程开设条件高,场地资金设备造成的‘门槛’限制了课程开设。”中国农业大学美育教学中心主任李险峰说。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于大雪也认为,当前高校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课程开设不足,美育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与实际的结合。“美育的实践性是其生命力所在。理论与实践的断裂,使学生难以真正体验美的创造过程,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削弱了美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美育资源的稀缺,反映出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欠缺,课程定位模糊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困境,使部分师生对美育价值认识不足。”于大雪说。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应当如何增加实践性?“可以在有侧重的基础上将三类美育课程有机融合,探索建设更适合综合类高校的课程体系。”李险峰说。
于大雪认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可改变教学方式,引入互动参与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成为课堂主体,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增强实践性,比如通过虚拟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世界名画;利用在线平台,开展跨国界的艺术交流,激发他们对新兴艺术形式的探索欲。
“目前各地高校都在加强美育工作,在建设具有专业度、实践性、沉浸式的特色课程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美育与国防教育研究室主任许洪帅介绍,清华大学开展“向美而行”通识教育研究,每年开设美育课程近200门次,选修学生超1.4万余人次;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二胡、戏剧、合唱等特色艺术实践与体验课,构建起以公共课程教学为抓手、特色课程教学为补充、专业艺术教育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的新格局。
更加重视个性化与梯度化课程设置
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黄博是学校弦乐团的成员,他选择了《弦乐基础》这门课程。他说:“这是一门通识课程,我有理论基础,所以感觉难度不高,但没有系统学习过弦乐的同学反映课程有难度。虽然老师在课上会让我配合教学内容演奏曲目,但一些同学依旧觉得枯燥,积极性不高。”
一门美育通识课程,对于有的学生来讲“吃不饱”,另一些学生又觉得“学不懂”,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中小学美育的薄弱导致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美育训练,所以学生对课程难度的反馈不同。”李险峰说。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应当经历美育启迪与萌芽、基础与拓展、专业与深化的过程,审美层次逐步提升。尤其是中小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并逐步形成审美能力与文化见解,有初步的跨文化欣赏交流能力。这样高校的美育工作才能走向专业化与深入化,比如通过艺术评论、创作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于大雪说。
如何让绝大多数学生在美育课上都有所得?“当前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以一般性、浅表性、常识性艺术概论为主,与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要求仍有明显差距。因此,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地域优秀文化特色,以常识性、专题性、融合性三阶美育课程为主体,以艺术史发展为贯穿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主动向前衔接中小幼美育课程,注重前后、进阶、系统、结构化实施是当务之急。”许洪帅说。
于大雪认为,应当在课程设置上将个性化与梯度化并重。“课程设计需打破‘一刀切’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基础,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体系。除了基础的艺术欣赏课,还可以开设艺术创作工作坊、艺术史专题讲座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引入‘选课超市’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自由选择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于大雪说。
让美育成为所有学科的共同语言
“浸润”是对美育规律的高度凝炼,强调了美育工作的协同性,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化育功能。“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美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浸润’需要从公共艺术课程拓展到其他课程,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艺术教师扩大至全校教师。”李险峰说。
美育“浸润”如何打通课上与课下,实现一体化融合?“高校美育课程、教学、活动、展演、交流、评价一体化,是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的关键支撑。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结构化、融合化实施,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推进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的艺术与文化教育的基本共识。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与广泛开展的美育实践活动、展演赛事等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样化、沉浸化、数字化方式,让高校美育实现时时处处可及可感、可参与、可展演,高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吸引力、传播力便可大幅提升。”许洪帅说。
“美育不应局限于艺术学科之内,而应成为所有学科的共同语言。在文学课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美、语言美;在历史课上,可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观念。美育也是全校师生的共同使命,要鼓励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都参与到美育活动中来,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言谈举止来影响学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支持来推动美育发展;学生可以参与艺术创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邀请校友、艺术家等参与共建开放、多样的美育‘生态圈’。”于大雪说。
“把美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美的内容、形式、经典把思政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可最大化发挥美育的独特功能和价值育人优势。比如,首都师范大学推出美育思政课,通过古典乐舞《编钟乐舞》、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等高水平艺术演出和导赏讲演会,让学生在美的浸润中提升审美素养和道德品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许洪帅说。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9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