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三维发力构建育人新格局
近年来,肥西县通过创新素质教育载体、建设专业化心育体系、升级家校协同模式三维发力,构建起立体化育人体系。
素质教育载体创新深化。2024年,市级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多元化育人矩阵。第十五届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实现3000余人艺术实践参与,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创10项纪录突破,10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彰显体教融合新高度。延乔路小学问鼎长三角跳绳联赛冠军,乐平路小学双获市级足球赛亚军,印证特色体育培育成果。研学旅行规范化实施覆盖4.6万学子,戏曲进校园、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构建文化浸润生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形成"1+2"梯队培育模式,立体化素质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专业化心育体系全域覆盖。2024年,新招聘25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全县共有专职心理教师45人、兼职心理教师56人,完成中小学法人单位及千人村小全覆盖,构建专业支撑网络。创新建立"筛查-干预-跟踪"全流程机制,5.3万名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动态数据库,147人次个体辅导形成精准帮扶档案。危机干预能力显著提升,高效处置3起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协助政府完成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常态化开展教师团辅提升专业素养,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预防,打造"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长效支持"三位一体心育模式。
家校协同新范式迭代升级。"千名教师进万家"工程形成长效机制,年均万余名教师深度走访2万户家庭,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南门小学家校共育案例《为孩子心理健康增添一道防火墙》获国家级荣誉,形成"互联网+家庭教育"示范样本。家校共育试点校建设步入2.0阶段,在首批11所基地校基础上启动第二批遴选,推动"行政推动-学校主抓-家庭参与"协同机制升级。通过建立标准化家访流程、开发数字化沟通平台、创建家长成长学校等举措,实现家校共育从经验型向科学化、体系化转型。
(林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