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笃学 细悟 实干”深化党员教育培训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党员教育培训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的“加油站”,更是“充电赋能”的“练兵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笃学、细悟、实干”为准则,深化党员教育培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以“笃学”为“压舱石”,筑牢“信仰之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笃学是党员教育培训的“第一课”,是党员干部提升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如“压舱石”般稳扎稳打,以“学不知倦、笃学不止”的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深入学、反复学、结合实际学、以上率下学、原原本本学”。基层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学习会,逐章逐条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让党员们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和要求。通过这种“深入学习”,党员们的理论素养明显提升,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觉运用党的理论指导实践。党员干部还要将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日常习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如在上下班途中听理论讲座音频,在午休时间阅读理论文章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补足理论空白”,扎实“思想之基”,将党的理论“铭记于心”,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
以“细悟”为“指南针”,扎牢“实践之根”。“知行合一,躬行践履。”细悟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关键一环”,是党员干部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催化剂”。党员干部要如“指南针”般精准定向,始终以“人民之心为心”,牢记党的宗旨与使命,多“身”入基层群众中听听群众的声音,多看群众身边事,收集群众的意见,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急事难事、办好事实事,做群众的“知心人”。党员干部在教育培训中,要深刻领悟教育为民服务的重要性;回到工作岗位后,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课堂了解学生需求,深入教研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深入社区、乡村发挥“教育惠民”政策作用,为贫困生家庭解决生活难题;改善基础设施、为优化教育环境出谋划策。这些“实际行动”,不仅密切党群关系,也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党员教育的理论要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细悟理论的精髓”,扎牢“实践之根”。
以“实干”为“定盘星”,守牢“担当之责”。“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实干是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如“定盘星”般稳如磐石,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组织纪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工作中,要严守党的“工作纪律”,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不推诿、不扯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党交办的各项任务。在生活中,要自觉遵守党的“廉洁纪律”,做到“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接受不正当的利益诱惑。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党纪党规,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在生活中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干部要从“每件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洗“心灵之垢”、常怀“畏惧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思“监督之益”,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
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当以“笃学、细悟、实干”为指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和体育局:廖予茜 潘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