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新城小学:党建赋能 五育同行,开启精彩教育新模式
合肥市新城小学是安徽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安徽省文化自信教育先进集体、合肥市清廉校园、蜀山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校党支部连续两年获评五星级党支部及基层先进集体。众多荣誉获得,源自于合肥市新城小学党支部多年来坚持打造和擦亮“党建+”品牌。在党建引领下,学校呈现:击剑强体魄 科创启新智 劳动塑品格 廉洁润心灵 五育同行的精彩育人新模式。
体育特色 击剑文化引领以体育人
击剑运动品牌化
作为安徽省体育特色项目传统校,合肥市项目训练基地(击剑)、合肥市新城小学打造了以击剑为核心的体育文化。校园内设有专业击剑馆和“击剑浮雕墙”,通过课程与竞赛结合,培养了众多击剑人才,并在国家、省市级赛事中屡获佳绩。击剑文化传递“雅乐勇信”的精神,成为学生体魄与品格双重塑造的重要载体。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的格局已经初显,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浓香四溢。
体育锻炼科学化
每天一节体育课、20分钟大课间、15分钟小课间,保障学生每天在校锻炼2小时。
(1)“三固定”课间科学锻炼方案。通过“固定时间、固定项目、固定区域”的课间安排,确保学生每天锻炼安全有序。教学楼作为静态运动区:单周单号班级在走廊里开展核心力量(坐位体前屈、俯卧撑、仰卧起坐)和功能室里的棋类、益智游戏等低强度活动;双号班级在运动场的动态运动区: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十几个项目体育活动。划定专门运动区域,作为一周内班级固定活动场所,下一周再轮换班级。把学生按照班级有序分配在静态、动态不同项目运动区,确保学生运动安全。
(2)项目驱动科学管理:根据班级项目和孩子们的喜好,以项目驱动引导孩子们走出教室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育技能,培养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划分活动区域,由班主任、班级体育委员、安全员、护导岗老师、行政值班人员、体育组值周老师共同参与,保障课间安全性与趣味性,有效提升学生运动参与度、规范性和趣味性。
搭建科创平台培养创新精神
学校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技节,诸如:第四届的“科学奇思妙想,创新伴我成长”第五届的“展开科学翅膀,放飞科学梦想” 第六届的“园内园外共创,绿色科技共享” 第七届的“非遗与科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鸣”等。学生通过科幻画创作、科技动手做、科技比赛、标本制作、非遗传承、科技馆参观、“探索科学瞬间”摄影赛、树叶标本DIY、听科学家报告,孩子乐享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劳动教育 农耕体验与生活技能培养
主题研学与农耕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与采茶、种茶等劳动研学活动。例如在庐江县白云春毫茶园,学生体验采茶、炒茶全过程,并通过种植茶树苗理解劳动价值。此类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劳动技能培养相结合,深化了学生对劳动的尊重。
特色劳动课程。通过“橙宝”劳动节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如洗衣、扫地),并开展校内劳动技能竞赛。开辟新城劳动实践专用教室,让“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实践室得以情境再现,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真谛,培养自理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德育建设 党建+廉洁文化浸润校园
特色党建引领德育工作开展。学校以“清风驿站”园地为载体,通过廉洁书画比赛、家风故事征集等活动,将廉洁教育融入德育。例如开发包公清廉文化课程,结合红色文化开展主题演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廉洁教育模式。
党建引领特色发展。学校党支部通过“党建+廉洁文化”课题研究,将廉洁教育与师德建设结合,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同时,以“党建+思政”把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擦亮学校荣获的“安徽省文化自信教育先进集体”品牌。
综合活动 多元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学校开设琴棋书画、地方戏曲等课程,通过节气文化教育和中医知识普及,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寻访诸子百家”活动,引导学生探寻中华文化基因。
家校共育与社会实践。通过“大手牵小手”廉洁家风活动、亲子读书会等形式,促进家校联动。例如科幻画比赛中家长参与素材收集,劳动教育中家庭协作完成实践任务,形成教育合力。
合肥市新城小学在党旗指引下,通过“击剑强体魄、科创启新智、劳动塑品格、廉洁润心灵”的多维特色活动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全面发展育人新生态。“健康第一”理念下,课间科学锻炼方案与动态静态结合的分区管理,更是科学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充分体现了五育融合的现代教育理念。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党建+”品牌影响力,为培养“精彩少年”持续赋能。
(图文/合肥市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