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中国足彩在线:> 中国教育>

强师赋能,融合共生 这场特殊教育工作会暨师资素养培训会成功召开

2025-03-31 17:26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大邑县“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大邑县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素养,近日,大邑县特殊教育工作会暨第四期师资素养培训会在成都市大邑县子龙街小学召开。大邑县资源中心巡回指导老师和全县融合教育资源老师参加此次会议。

课堂观摩环节,子龙街小学郑晓婷老师和四年级(5)班孩子们呈现了一节听力融合语文课——《猫》。郑晓婷以本单元语文要素为依据,紧扣本课目标,在教学中巧妙地将融合教育理念融入课堂,紧紧围绕“初读课文,认读过关”“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感受古怪”“品读课文,探寻喜爱”四个任务,展示了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老师如何通过差异化教学使全体学生得到共同成长。

杨春霞老师代表融合教育团队详细阐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通过图片、视频、手势、同伴支持等教学支持辅助手段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缩小差异才是融合教育的目的”。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障碍教育中心主任、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听障融合教育团队核心成员戴毅,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成都市融合教育师资培训专家组成员雷英,成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听障融合教育团队核心成员、成都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专家库成员许俊分别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他们肯定了本堂课的设计团队基于该听障孩子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支持等方面做了优化,提供了更适宜的个性化支持,同时建议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学习任务单,弥补孩子因听力障碍导致的信息获取不足,帮助听障孩子更好地回顾学习内容。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宝贵建议给参会的老师带来了启发和思考。

大邑县教育局特殊教育教研员陈姝婧到会布置了2025年融合教育工作要点,强调送教上门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定”,保障送教上门次数和送教上门质量,并对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教研活动、特教云平台信息更新等方面提出要求,希望各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者根据融合教育工作监测细则保质保量地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理论知识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戴毅作了以《心有锦瑟,弦和共鸣》听障学生融合教育支持服务策略及实践为主题的讲座,从现状与需求、认知与教育、支持与服务三大板块,进一步厘清了资源教师视角下的随班就读工作,针对性地分享了听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分享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参会教师们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从而超越表面现象,实现“精准支持”。许俊以《关注差异 无痕实施》为主题,从助听设备、教学人文、资源投放、教学方法及策略等方面的调整,讲授了听障融合教案的设计原则与技巧。这一系列可操作的措施,让参会老师们对如何实现既关注差异又“生生”双赢的共生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会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特殊教育工作会暨第四期师资素养培训会,通过赋能融合教师,将融合共生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师的听障融合教育实践能力,以“关注差异 无痕实施”助推融合教育从“理念倡导”迈向“高质量落地”。(图/文 成都市大邑县子龙街小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