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小学语文第一片联组学法指导主题教研活动在少城小学举行
近日,成都市青羊区小学语文第一片联组主题教研活动在成都市少城小学拉开帷幕,旨在深度挖掘“学法指导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为构建以素养为导向的优质语文课堂探寻有效路径。青羊区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蒋毅以及小学语文第一片联组学校的老师们参与本次活动。
多彩课堂,展现学法魅力
成都市少城小学教师易静怡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三年级习作课——《国宝大熊猫》,通过将AI技术融入教学,匠心独运地创设了成都大熊猫基地饲养员谭爷爷向同学们求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都市实验小学尚雅校区教师王欢则带领学生走进老舍先生的《猫》,她以单元主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情境,以由篇到段、由段到句、由句到词的层层递进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揭开猫的神秘面纱。
学法创新,挖掘教学内涵
成都市少城小学教师李婧一以《AI与学法双维赋能》为主题,深入剖析《国宝大熊猫》习作教学,她表示,授课老师巧妙借助AI技术,运用分类归纳法、三步整合法和情境学习法,有效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成都市实验小学尚雅校区教师朱媛媛围绕《猫》的教学,以《抓词语,理清文章脉络;找事例,品析动物特点》为主题分享了教学思路。她强调,教学应紧密依据课标的阅读要求,充分结合学情,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思维碰撞,凝聚智慧光芒
评课环节,现场教师们各抒己见。他们对两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国宝大熊猫》一课中AI技术的应用恰到好处,为学生获取信息开辟了便捷通道,教学方法指导扎实有效,真正做到了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猫》这堂课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真切感受作者情感,是一堂充满活力与深度的阅读教学示范课。
理论引领,明确前行方向
蒋毅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细致而深入的点评,充分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及其研究团队在教学中的努力与创新精神,对她们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智慧给予高度赞扬,并从专业的高度,针对情境创设、任务设计、信息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且极具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他强调,语文学科的情境化教学要充分考虑不同课型的特点,真实情境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在情境中切实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避免情境与教学内容脱节。同时,他分享了自己的“五点一线”学法指导模式,为教师们提供了学法指导的建构思路,启发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转化观念,更加贴近学生需求,从教法研究到学法指导升级,以更加适切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引导,为学生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教研活动为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范例,参会教师们认为,此次活动中的案例十分实用,也很有先锋探索的意义,促进老师们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与乐园。(图/文 成都市少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