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中国足彩在线:> 中国教育>

凝聚共识绘蓝图 四川大学以一流本科教育赋能“教育强国”战略

2025-07-10 15:24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深耕早种将勤补,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教育强国”号角嘹亮的新征程上,高等教育如何担当?一流本科教育怎样突破?历经半年的深思熟虑、广泛研讨与锐意探索,四川大学交出了一份建设性答卷——7月9日,四川大学召开“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发展大讨论”总结会,标志着这场以“教育强国,川大何为,一流本科何为”为核心命题、深度覆盖全校的系列研讨圆满落幕。

当日,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副校长游劲松、党委副书记刘晓虎,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负责人济济一堂,系统梳理丰硕的改革成果,凝聚深化共识,为绘就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本科教育发展蓝图谋篇布局,吹响了川大本科教育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冲锋号。据悉,这场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贯通的“思想风暴”与实践探索,为学校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川大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篇章注入了强劲动能。

深耕半载凝聚师生共识

六大主题掀起改革热潮

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这场以“教育强国,川大何为,一流本科何为”为时代命题的大讨论,聚焦AI赋能一流本科、大类培养、教风学风建设、专业结构优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践教学等六大主题,在四川大学掀起了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

据统计,该校师生共开展讨论近300场次,形成了多项改革举措和创新成果。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在会上总结道:“本次大讨论呈现出内容丰富、讨论热烈、成果丰硕的特点,涵盖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贯通。”

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化学学院、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六个学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六大主题作专题汇报,展示了各学院在探索一流本科教育中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

AI行动三部曲强基筑梦

数智转型育未来新引擎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四川大学在此次大讨论中重磅推出“AI行动三部曲”,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川大方案”。“我们先后出台了《四川大学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嵌入本科教育教学行动指南(试行)》《四川大学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一流本科建设行动计划》和《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试行)》。”据党跃武介绍,这套完整的制度体系从培养思维意识、方法技能、伦理道德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同时,该校还启动了“4个100 AI赋能教育教学项目”,包括建设100门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100门促进学科交叉的跨学科项目制课程、100项面向产教科融合的文理工医实践实验实习改革项目、100种基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立体化数字教材,打造了8个“AI+”创新班和一批AI赋能微专业,以此推动教育教学全面数字化转型。

重构体系育全才

构筑育人新格局

在完善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四川大学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四个四分之一”课程体系——按照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程群各占四分之一的要求,优化知识结构和学分结构,旨在培养的学生既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扎实的科学素养,既有宽广的学科视野,又有精深的专业能力。

四川大学各学院积极响应,完成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该校化学学院院长吕弋在汇报中介绍道:“我们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了课程的实质性整合与创新,确保四个课程群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支撑。”

“三点”指引育全人

笃行致远启“新章”

会上,汪劲松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大讨论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对该校各学院未来工作提出三点殷切期望:“要不断强化对学生的关心关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要持续重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的意识和潜质;要进一步深化AI赋能一流本科,努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会不是终点,改革永远在路上。”与此同时,游劲松在主持会议时表示,“我们要将大讨论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实际行动,形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良好局面。”

“春风化雨育桃李,立德树人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大学将以此次大讨论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加卓越的“川大智慧”与磅礴的“川大力量”。(王李科)

供图: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