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重塑教育未来!2025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萧山召开
7月12日上午,“数智重塑教育未来”2025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萧山开幕。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顾月华,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春雷,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杭州市教育工委副书记、杭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钮俊,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新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许新海,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新教育实验专家、实验区教育局负责人、校长代表、种子教师等共计120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通过直播形式进行,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主持。
开幕式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洛致辞
陈洛指出,本次大会以“数智重塑教育未来”为主题,是对陶行知先生“常新”精神的时代回响,更是教育人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主动迎接数字革命挑战的宣言书。面对智能技术对教育形态的深刻重塑,教育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要警惕技术的异化,要让数智赋能每一间教室、惠及每一个孩子,让“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想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的光辉。
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春雷致辞
陈春雷指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与浙江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愿景高度契合。下一步,浙江要在深化融合上求突破、在系统推进上见实效、在机制保障上再夯实,探索形成中国足彩在线: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新教育实践成果和品牌项目,努力将浙江打造成为践行新教育理念的样板省份。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孙旭东致辞
孙旭东指出,萧山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坚定不移践行新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教育战略规划,持续深化区域教育改革,加快形成“萧山模式”和“萧山经验”,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数智赋能新教育”标杆校和典型案例,为省市乃至全国靶向破题、先行先试。
区域成果汇报
萧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建平作区域成果汇报
章建平以《江河湖海潮——新教育实验的萧山实践》为题作区域新教育实验成果。他从“传承千年文脉,厚植教育底蕴”“坚持开门办教,坚持家家门口都有好学校”“滋养课程沃土,拓宽生命维度”“拥抱时代浪潮,迈向教育现代化”“勇立时代潮头,激扬创新变革”五个维度,介绍萧山在数智浪潮奔涌中以教育创新赋能未来的思考和实践。
新教育叙事
活动中,8位师生围绕“数智新教育”展开叙事,为大家讲述了萧山学校在数智赋能教育进程中如何将新教育理念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这些实践既守住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初心,又以技术创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为全国新教育同仁呈现了一幅数智时代教育改革的鲜活图景。
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朱雪晴
朱雪晴以新书《走,我们去做好教育》浓缩萧山新教育近20年的深耕历程。萧山通过“书香校园”“完美教室”“家长云学堂”等项目推动教育变革,设立班主任节、课程专项资金等行动激发教师创造力。萧山教育人的探索印证了“行动有收获,坚持有奇迹”的教育真谛。
萧山区市心小学 章小燕
章小燕从“办学方向”“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个维度,讲述了一所年轻学校的成长故事。她提出,教育是温暖的遇见,要“看见孩子,看见未来”。
萧山信息港小学 傅珍
傅珍讲述了她和她的AI智研团队借助萧山区教育信息化“一号工程”七年的AI教育探索故事。她用经历印证了技术不是少数人的加分项,而应该是师生共通的基本功。
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 陈路遥
陈路遥讲述了他从“AI作文批改”的迷思中觉醒,重新锚定教师作为“思想捕手”的价值。他提到,当AI能承担起中国足彩在线:“陪伴”和“练习”的功能时,教师要从“知识的教授者”进化为“学习体验的设计师”,在技术赋能中守护教育温度。
浙江省萧山中学 鲍成章
鲍成章 在《以数智之眼看见每一个学生》主题叙述中展示萧山数智化精准教学体系,精准教学既要靠工具和方法去“看见”精准学情,更要怀着“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发光的信念,因为真正的人才教育,是让每个优秀的灵魂,都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萧山区江寺小学 项方丽
项方丽在《打开天窗》主题叙事中讲述了萧山在城乡教育共富的探索,协同备课、精选教学内容、线下学生交流等举措,为教育共同体的“双向奔赴 ”注入强大的动力。
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余丽黎
余丽黎以《数字点灯,照亮前程》为题,讲述了一个“数字新农人”的故事,提出了职教以“三选三调”机制、数智生态和产教融合,照亮每个学生的前程,践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浙江大学学生 盛泽楠
盛泽楠在《陪伴的力量》主题叙述中以自身成长强调教育本质:数智工具提升效率,但教师“接住思考火花”的陪伴不可或缺。他呼吁教育在拥抱技术的同时,更需守护师生情感联结的温度。
现场考察
下午,与会代表分别到萧山13所新教育实验开放学校进行观摩学习,各校的特色课程和精彩展示给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题工作坊
晚上,会议以工作坊形式,围绕“AI时代怎样做学校文化”“数码社区· 书香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阅读的力量与路径”“校家社协同育人之协同能力提升与AI赋能”“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德育与新生命教育”“数智赋能理想课堂”“教室里的歌谣”“人工智能与未来学习”7个主题开展研讨。研讨会旨在总结反思新教育实验“数智重塑教育未来”行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AI时代怎样做学校文化
数码社区· 书香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阅读的力量与路径
校家社协同育人之协同能力提升与AI赋能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技术,更相信人心。让我们在探索中,见证未来!(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