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韵传薪——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师生同台演绎千年窑火里的文化自信
为落实江西“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7月11日,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图书馆大厅红色书籍阅读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同台”思政示范课。课程由王海红老师主讲,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主题,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与文化自信深度融合,为学生带来一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沉浸式思政“金课”。
课程以《青花瓷》配乐营造氛围,王海红通过讲述“千年窑火不熄、匠人匠心传承”的景德镇风貌,引导学生闭目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教学在“师生同台、多维度演绎”中展开,构建“历史传承—理论内化—实践赋能”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回望·寻文化复兴之路”篇,学生演绎张謇等人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历程,了解文化自信历史渊源,师生互动明晰何为文化自信;“领航·铸文化辉煌之路”篇,三组学生作为“文化代言人”分别从不同维度上台展示,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为何文化自信;“赓续·走文化强国之路”篇,学生分享参与陶瓷文化主题活动经历。
课程总结环节,校外实践导师点评提升活动专业性与实效性,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掌握何能文化自信。课堂还设置了“游戏彩蛋”环节开展文化之旅,学生代表与教师共同宣讲朗读,强调新征程上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感。
课堂精心营造“四式融合”的全方位教学新环境,以角色演绎式代入历史情境,增强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感性认知。通过沉浸式欣赏“春碗”工艺,提升文化感知与自信认同;借助VR视觉体验《信仰》雕塑群像,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探究式开展“瓷上中国”展览实践,知行合一深度融合。
24级视传专业蔡俊祎在活动后兴奋地说道:“这堂课让我跳出课本,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心感受文化自信。从张謇的信笺到VR里的雕塑,从‘春碗’的纹样到国际展览的掌声,我明白了文化自信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力量。”24级网媒专业同学表示,作为网媒专业的学生,愿以陶瓷为媒,用创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的文化担当!
此次“师生同台”教学活动,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协同共进、时代性主题与开放性资源系统整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双师型师资与多场景教学有机融合、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统筹兼顾,为深化学校“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