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赴太湖县大龙村纪实
为响应中国足彩在线: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号召,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于8月11日启程奔赴安庆市太湖县城西乡大龙村,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师生们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桥梁,以青春智慧赋能乡村,在田野乡间书写了助力振兴的生动篇章。
精心部署,青春出征踏征程
出征仪式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葛成飞殷切嘱托志愿者们怀揣仁爱、责任与感恩之心深入基层,将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效。团队周密部署安全预案,设立安全员、组织员等岗位;带队老师周丹萍细化各组任务清单,强调分工协作与方案可行性,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仪式后,师生们满怀热忱奔赴大龙村,抵村当晚即投入紧张筹备,为后续活动厉兵秣马。
深入调研,把脉乡情奠基石
抵达次日,团队在当地团委、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支持下召开动员会。志愿者们兵分三路,深入凤形组、张河组、灯上组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研。他们走入农户,亲切交流,细致记录村民普通话使用水平、家庭教育现状及乡风建设需求,获取宝贵的一手资料。夜晚,团队集中研讨调研结果,动态调整后续活动方案,确保实践精准对接乡村真实需求,搭建起城乡沟通的坚实桥梁。
童声同语,文化薪火照未来
8月13日,“童声同语”普通话课堂点亮乡村。志愿者们创新融合语言学习与传统文化:通过“击鼓传花”破冰游戏鼓励孩子自信开口;以“魔法拼图”趣味拼音卡揭示语言奥秘;借《小星星》儿歌手势舞感受韵律之美;用《孔融让梨》美德故事与快问快答深化“谦让”认知;以《八百标兵》绕口令挑战锤炼发音技巧。课堂在文具奖励与温馨合影中落幕,孩子们的笑脸印证了语言能力与文化认同的双重提升。家长由衷赞叹:“既让孩子敢说话,更教会他们做人道理!”
家风润心,美德传承聚合力
8月14日,“家风润兴”好故事分享会温情开讲。学生志愿者操全深情讲述太湖乡贤赵朴初先生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退休教师张老师以“感恩”为训,分享孝亲敬老、拒“嗟来之食”的家规,及其退休后扎根乡土推广普通话的感人事迹。电工詹师傅动情描述村中儿媳长年悉心照料瘫痪婆婆的孝行。学生志愿者孙韬则分享从警卫员成长为特种兵的军旅历程,彰显新时代青年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朴实话语汇聚感人力量,普通话成为传承优良家风、凝聚振兴共识的纽带。
语用创新,多维赋能促振兴
8月15日,团队以多元形式深化推普实效。情景剧倡新风,自编自演《咱家的“新老”故事》,通过“寿宴简办”“病房悟孝”“小院新风”三幕剧,生动批判铺张旧俗,倡导“厚养薄葬”“节俭实在”的文明新风,引发村民共鸣。乡音诵家风,七位村中长辈用普通话深情朗诵家风主题文章,传递孝亲诚信、勤俭持家美德,呼吁村民学说普通话,以新思想、好家风助力乡村发展。直播拓销路,针对农产品销售难题,在大龙村电商服务站开设“直播模拟课”。志愿者们化身主播,用流利普通话演示菜籽油等特色产品推介;技术组讲解抖音小店运营、后台操作及优惠设置;村民分组实操,在志愿者指导下学习从脚本撰写到直播上架全流程,为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开拓新路。
青春筑梦,推普兴村启新程
六天的实践,“普育乡风”志愿服务队以“调研筑基、推普润童、家风化人、新风易俗、电商赋能”五个维度,将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入乡村教育、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生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智慧服务乡亲,在服务中磨砺青春本色。正如志愿者孙韬所言:“我们不仅要教会村民说普通话,更要让语言助力村民传承美德、链接外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推普的春风已吹拂大龙村的田野巷陌,青春的力量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一幅开放、文明、繁荣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文/安徽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