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代兰英:十六载乡路育桃李,一片丹心润春苗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全县教师主动担当作为、深耕课堂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拼搏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特推出“师者如炬 乐教筠州|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小学教师代兰英《十六载乡路育桃李,一片丹心润春苗》。
代兰英,一级教师。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扎根宜宾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小学,坚守乡村初中英语教学16年,现任筠连县巡司镇武德小学初中英语教研组长,兼任班主任工作11年,先后荣获“筠连县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筠连县优秀教师”“筠连县优秀班主任”“筠连县教育质量综合考核一等奖”等荣誉。
尊重差异齐进步,因材施教共成长
在教育这片广阔的田野上,代兰英始终秉持着“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向前一步”的育人理念,尤其在面对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时,更是将这一理念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她深知,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起点不同,有的可能在小学就接触过简单词汇,有的却连最基础的字母发音都略显生疏。若沿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在密集的知识点中愈发茫然,渐渐失去学习信心;而学有余力的孩子则会因“吃不饱”而消磨探索热情。于是,她坚持“以学生为本”,精心构建起分层教学的框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她耐心精简词汇量,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食物”“家人”“学校”等主题入手,将单词与具象的场景、简单的对话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反复的听说练习中夯实根基。课堂上,她会多提问、多鼓励,用“你今天的发音比昨天标准多了”“这个句子说得很完整”等话语,一点点帮他们找回学习的勇气。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她则在课本知识之外,精心筛选适合他们的拓展阅读素材——或是短篇的英文小故事,或是与他们生活经验相关的科普短文,引导他们在阅读中积累更丰富的词汇和句式,培养语感与逻辑思维。就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节奏里稳步前行。她用细腻的观察、精准的引导,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真切地触摸到成长的温度,真正实现了“向前一步”的育人承诺。
爱心铺就求学路,真情托举成才梦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代兰英与学生共同走过了太多难忘时光,而最让她牵挂的,是刚毕业的学生小雨。
小雨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与病重的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代兰英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她格外关注。初二下学期,小雨性情突变,时常莫名哭泣,甚至被同学发现手臂上有划痕。代兰英没有直接追问,而是用耐心一点点靠近:借重写单词、奖励零食的机会与她沟通,轻声叮嘱“不管遇到什么事,首先要学会爱惜自己”。终于,小雨留下一封信,道出隐情——奶奶重男轻女,想让她辍学嫁人。了解情况后,代兰英利用周末跋涉一个半小时的土路,来到小雨家走访。面对固执的老人,她没有放弃,转而联系学校领导和村支书,为小雨家争取到特殊证明和补助,减免了课后服务费。最终,奶奶松了口,小雨得以继续学业。
如今,小雨虽中考落榜,却选择就读职校继续追梦——这份对未来的执着,正是代兰英用爱与坚持种下的种子。
乡村英语绽光芒,耐心执教照前程
扎根农村初中英语讲台多年,代兰英太清楚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学英语有多难——他们大多缺乏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有些孩子连课本里最简单的“Hello”都羞于开口,更别说用英语流畅表达。但她始终坚信,语言的本质是工具,更是桥梁,不能让“难”成为阻断孩子们看向更广阔世界的障碍。因此,“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敢开口、会运用”这三个基础目标,成了她备课、授课、反思时始终萦绕心头的准绳。她从不照搬城里学校的教学模式,而是像老农深耕土地般,一点点摸索适合农村孩子的路径。知道孩子们基础薄弱,她便刻意放慢教学节奏,把一节课的知识点拆成更小的“台阶”:讲单词时,不只是念读音、记拼写,而是结合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指着教室的门窗教“window”“door”,拿起学生的文具讲“pen”“eraser”,让抽象的字母与具象的事物牢牢绑定;练对话时,她把课本里的情景换成“放学路上打招呼”“向老师请教问题”这些孩子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片段,先带着大家逐句模仿,再分成小组扮演角色,谁要是敢主动站起来说完整句话,她总会笑着带头鼓掌,让羞涩在鼓励中慢慢消融。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地调整与打磨中,课堂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模样:曾经低头躲闪的孩子,开始敢在小组里大声跟读;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能对着图片说出几个简单的单词。这份用心结出的果实,也体现在一张张成绩单和一次次评比中——她带的班级,总能在全校综合考评中稳居前列;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全县同类农村学校里也始终名列前茅。这点点滴滴的成长,正是她在农村英语教学路上,用耐心与智慧铺就的风景。
家校同心育未来,温暖回响润心田
中考结束当天,一位家长带着学生捧着一面鲜红的锦旗站在办公室门口,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感激。锦缎上“师德高尚 教导有方 爱生如子 师恩难忘”十六个鎏金大字,在晨光里闪闪发亮,像一束暖光,瞬间照亮了整个办公室。代兰英双手接过锦旗的那一刻,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作为班主任,代老师有幸收到家长特意送来的锦旗和孩子们一封封的感谢信,既是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能得到学生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可,是教育路上最温暖的回馈。这些认可让代老师深知,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的日子里,她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温暖,继续做那个用心守护每一颗童心绽放的人。用更细腻的爱去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用更智慧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成长,让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而那面锦旗上的十六个字,也会化作她前行路上的灯塔,提醒她不忘教育的初心,不负每一份期待。
十六载春秋流转,代兰英以师者的赤诚,在乡村教育的土壤里播撒爱与希望。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在每一堂课、每一次家访、每一份牵挂中,写满了对教育的执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这份扎根乡土的坚守,终将让中国足彩在线:乡村孩子的梦想,迎着阳光生长。(图/文 宜宾市筠连县教育和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