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磨子桥小学分校董波:风雨砺初心,做体育教育路上的追光者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般闪耀,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董波老师便是其中的一颗。他深耕体育教育十余载,用专业与创新为学生打开网球运动的大门;他默默奉献不计回报,将热爱与责任融入每一节课、每一次训练中。
心有热爱,不惧“风雨”
2010年7月,董波怀揣着对体育教育的憧憬,来到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教学中,董波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示范都精准到位,每一次讲解都清晰透彻,生动有趣、富有成效的体育课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一次见义勇为使他身负重伤,体育教学生涯被迫暂停,学校为他提供了图书管理员和资料复印等轻松的工作,可每当路过操场时,他总是会想起和学生一起奔跑、训练的时光。“热爱是心中的一团火,它驱使我们勇往直前,不惧风雨和挑战。”为了心中的那团火,也为了能重返课堂与学生继续挥洒汗水,董波进行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康复训练,身体运动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时隔4年后他又回到了体育教学岗位上。
重新站在熟悉的操场上,董波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未停止过对体育教育的探索:从运动生理学到体育心理学,从体育教学方法到训练技巧,他都深入探究,力求掌握其精髓;积极参加各类体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汲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论是田径场上的速度与力量训练,还是球类运动中的战术配合指导,董波都能给予学生最专业、最细致的指导。
在晨曦初露的清晨或余晖洒下的傍晚,总能在操场上看到董波带领学生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他吹起的那些哨声犹如激昂的乐章,奏响了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动人旋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体育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从“零”起步,锐意改革
“新时代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做课堂教学的践行者,还要当勇于创新的改革者。”有着多年体育教育经验的董波,在偶然间敏锐地察觉到网球运动在培养学生专注力、协调性与团队精神方面的独特意义,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学校开发网球课程。
虽然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但董波没有退缩,凭借着对体育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感,他尽职尽责,默默付出。场地不够,就带着学生利用有限空间练习;器材不足,就自己动手制作简易教具;学生没基础,就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耐心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他的努力下,网球课程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从课程的设计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董波都亲力亲为。他深入研究网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董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义务为参赛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在训练过程中,他既是严师,又是益友,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学生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示了学校网球运动的卓越实力和体育教育的丰硕成果。
坚守初心,破浪前行
自从教以来,董波坚持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训练学校体育代表队。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他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在他身上看到了体育精神与教育情怀的完美融合。
2021年4月,董波牵头组建学校网球队,这成了他体育教育工作的新起点。尽管他因伤无法再驰骋球场,但对网球的热爱不减,决心把接力棒交给学生。从网球队组建之日起,董波便全身心投入,利用休息时间义务训练学生。清晨,他比学生先到网球场,提前做好训练准备;放学后,当其他老师回家休息、学生自由玩耍时,他仍在球场上指导队员纠正动作、练习战术。无论寒暑,网球队的训练从未间断。
在董波的带领下,学校网球队如大海中勇往直前的帆船,不断破浪前行,在区市级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荣誉背后,是队员们的长期刻苦训练,也是董波对队员们的无私付出和鼓励,更是学校对网球队的关怀和支持。除了赛场成绩外,董波还在学校营造网球文化氛围,通过组织比赛、打造文化墙,让网球文化深入人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让师生感受到网球的魅力和运动精神。
从见义勇为的“热血者”,到坚守课堂的“教育者”,再到学生心中的“引路人”,董波用回归证明了热爱,用创新展现了智慧,用奉献定义了师德。在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这片教育沃土上,董波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热爱和坚守让体育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为学生的成长之路注入了强劲的力量。(图/文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