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育新苗,乐山县街小学青蓝携手共成长
为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传、帮、带”优良传统,9月10日,乐山市县街小学举行第八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学校领导、全体指导教师及12位新入职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着责任与期许的重要时刻。
仪式伊始,副校长李娟宣读了本次师徒结对名单及具体职责,从教学指导、教研参与到师德引领,为每对师徒清晰划定了成长目标与协作方向,确保“青蓝工程”落地有声、见效有形。
“一份聘书,是认可,更是责任。”随后,学校领导为受聘的指导教师颁发聘书。手中的聘书不仅凝聚着学校对优秀教师教学能力与师德师风的高度肯定,更寄托着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深切期望。
“校领导的信任是责任,身边的师傅是明灯。”在温馨的背景音乐中,师徒双方郑重签署《师徒结对协议书》。协议一式三份,既是对彼此的承诺,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签字环节后,仪式进入最温情的时刻——徒弟向师傅敬茶。新教师们双手端起热茶,向师傅深深鞠躬,将尊敬与求学的诚心融入杯中;师傅们接过清茶,回以鼓励的目光,传递着经验与期许。一杯清茶传敬意,一声“师傅”表真心,瞬间拉近了师徒间的距离。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我们定当虚心求教、扎实奋进,早日站稳讲台。”徒弟代表杨程程老师的发言,道出了全体新教师的感激与决心。 指导教师代表李静老师则承诺:“将毫无保留分享教学经验,陪伴青年教师在教育路上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朴实的话语中,尽显县街小学教师的敬业与担当,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为进一步坚定教育信念,在李秋芳老师的带领下,12位新教师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一切……”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会场,既是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承诺,更是前行的不竭动力。
仪式中,特邀乐山市新建小学校长、致远名校长工作室成员邹晓洪,为青年教师开展专题培训。邹晓洪围绕“新教师成长规划”,从“为何当老师”“如何面对工作”“怎样提升专业水平”三个维度为新教师答疑解惑: 中国足彩在线:“为何当老师”,他提出“从‘端稳饭碗’到‘视为职业’,最终走向‘当作爱好’”的成长路径,以自身成长为例,诠释教育的精神力量; 中国足彩在线:“如何面对工作”,他叮嘱新教师要“服从安排、梳理任务优先级、化困难为动力”,同时培养兴趣爱好疏解压力; 中国足彩在线:“专业提升”,他建议主动请教、多听课、加入名师工作室,更要定好目标,脚踏实地。邹晓洪的培训既有“接地气”的实践方法论,又有“拨云见日”的精神引领——他以通俗的话语拆解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层级,用具体的案例点燃了新教师的教育情怀,更用务实的建议为青年教师铺就了“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成长阶梯。这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悉心指导,不仅是对新教师的殷切期许,更是县街小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育传承的生动体现,为青年教师扣好了职业成长的“第一粒扣子”。
学校党总支书记杨勇作总结讲话。他首先带领大家回顾县街小学的办学历程:从早期的启蒙学堂到如今的示范名校,学校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一代代教育人“传经验、带新人”的优良传统,这是县街小学最珍贵的“精神根基”。 他对师徒双方提出嘱托:希望指导教师不仅传业务本领,更传师德初心。最后,他勉励全体师徒“双向奔赴”:师傅善带、徒弟善学,既各展所长又互补共进,以“青蓝携手”的合力延续优良传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仪式最后,主持人寄语全体师徒:“成长没有捷径,唯有笃行不怠。”
“此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不仅为新教师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更构建了教师队伍‘老带新、传帮带’的良性发展生态。”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县街小学的“青蓝”师徒们将携手同行,以匠心育桃李,共同浇灌“和美之花”,让县街小学教育事业焕发更蓬勃的生机。(张晰晰)
供图:乐山市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