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新生态,共探科学育人路 这场跟岗活动在川大附小分校举行
日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作为“国培计划(2025)”跟岗实践基地,顺利接待了来自甘肃省张掖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科学骨干教师研修团。本次活动以“儿童立场,活力学堂”为主题,通过校园参观、课堂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展示了该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促进了两地教师的专业交流。
学校副校长王聪及德宣中心负责人带领研修团教师参观了校园及各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劳动教室、智慧体育空间以及音乐美术教室等,呈现出学校“儿童立场,活力学堂”理念下的课程实施环境。
副校长潘海燕作《系统构建活力教育生态,赋能师生共生共长》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学校在课程规划、课堂变革等方面的探索路径,强调以生活教育为基、以儿童发展为本,以智教活学为径,通过创设富有儿童感、生活味的情境以及提出富有挑战的问题,激发师生内在成长活力。随后,科学备课组长张钰通过《做中学的课堂,看得见的成长》分享了该校在小初衔接视角下的科学教育实践。
课堂观摩环节成为本次活动的重要部分。科学备课组教师分别呈现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示范课:郑丽蓉老师执教《水珠从哪里来》,以游戏化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兴趣;张钰老师讲授《声音的强与弱》,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抽象概念可视化;罗诗林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反射》,注重科学思维训练。课后,授课教师与研修团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叙写、思维培养等议题展开分组研讨。
在专题分享与实验工作坊环节,张钰介绍了人工智能辅助科学教学的实践案例,罗诗林分享了新教师成长感悟,郑丽蓉则结合经验阐述了“合格科学教师”的育人智慧;研修团教师在指导下亲身体验“测量水温变化”“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等典型实验与教学组织流程,并就实验教学优化、资源开发进行深入交流。
此次跟岗活动不仅展现了川大附小分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系统实践,也为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跨省教研互动平台,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提质路径提供了有益参考。(图/文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