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京秋”第四届北京老年教育文化艺术展演闭幕式暨综合汇演圆满举行
2025年10月29日,时值重阳佳节,由北京开放大学主办的“熠·京秋”第四届北京老年教育文化艺术展演闭幕式在未来剧院隆重举行。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耀天,北京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孙先礼,北京市委老干部局二级巡视员杨德波,北京市军休安置事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何虎啸,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熊红,北京教育老干部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君礼,北京老干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想年,北京老教育工作者总会副会长王尚忠,以及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党委副书记、校长许晓革,副校长张晓红,纪委书记周启柏等领导嘉宾出席了闭幕式。

本届展演以“银龄华章 艺路生辉”为主题,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各区和各类单位的广泛响应。来自中央和市属单位的离退休工作部门、各级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街乡镇、社区村和企业等376家单位参与,收到作品2425件、参加人数超过1万人,在线投票数高达1879万,参与单位数量和作品总数均创新高。

北京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晓革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老年开放大学作为全市老年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支撑平台,始终坚守教育的人民属性,以“成就更好的银龄生活”为办学宗旨,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贯穿办学全过程。学校通过建设“老年学堂”、培养社区“种子教师”、推进“学养京城”公益直播课开展在线教学、打造“熠?京秋”活动品牌、建立银龄学历荣誉制度等多元化路径,不断拓展老年教育覆盖面与质量,生动传播终身学习理念。未来,学校将继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助力首都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耀天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北京教育系统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四项重点举措。一是推动成立“银龄讲师团”,首批42位来自多领域的优秀讲师组建了银龄师资队伍;二是探索建立“银龄学历制度”,依托北京开放大学试点荣誉学历体系,已使93位老人获益;三是积极推广“银龄学习档案”,已为全市2.2万余名老年人建立终身学习档案;四是持续搭建“银龄学习成果交流平台”,“熠·京秋”展演等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已成为首都老年教育的亮丽名片。展望未来,本市将深入贯彻中国足彩在线: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把老年教育办得更有特色、更贴近需求,让老年朋友们学养京城、二次赋能、成就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展演闭幕式暨综合汇演不仅具备专业水准,更融入了独特创意,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特别是专业编导团队精心打造的节目串烧,如器乐合奏《欢迎进行曲+花好月圆》和演奏串烧《经典永流传》,将经典曲目巧妙融合,展现了学习成果与艺术展演的精华。模特串烧《银龄盛韵》则通过伞韵、乐龄·潮等环节,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彰显银龄群体的独特魅力。此外,京剧《打龙袍》与歌舞《变脸》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精彩演绎,更是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届艺术展演共评审出动态展演典型作品105件(舞蹈专项30件,模特专项30件,演奏专项25件,合唱专项20件),静态展示典型作品286件(书法专项88件,绘画专项109件,摄影专项89件),宣传组织单位81家。活动现场还特别为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及办学体系的银龄学历获得者颁发了学历证书。

“熠·京秋”北京老年教育文化艺术展演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首都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首都老年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老年教育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各主办单位表示,将继续加强协作,共同谱写新时代首都老年教育更加绚丽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