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红博汇”沙龙(第三期)走进瑞金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为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与师德教育,11月2日上午,赣南医科大学举办“红博汇”沙龙(第三期),本次沙龙的主题为“红医薪火”。“红博汇”沙龙(第三期)+“红医薪火”在瑞金中央红色医院旧址顺利举办,赣南医科大学100余名博士教师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活动。

与会博士教师对中央红色医院旧址进行了现场考察。斑驳的墙体、简朴的医疗器械、复原的历史场景,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年代红医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医疗卫生事业的艰辛与伟大。

一堂生动的微党课《红医精神的践行者——傅连暲》在现场开讲。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叶坪管理处副主任邓张姗同志深情讲述了傅连暲同志从一位基督徒医生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放弃高薪、倾其所有创办中央红色医院,守护红军将士健康的感人事迹。他“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品格,让在场的博士教师们深受触动,对“红医精神”也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
微党课结束后,2名新入职博士教师代表诵读了傅连暲致毛泽东的《捐产信》、对侄孙的《精神嘱托》以及自述文章《我热爱自己的医生职业》,革命先烈情真意切的红色家书和文章,字里行间全方位昭示出他的坚定信仰与家国情怀。
学校党委组织部围绕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进行了专题宣介。讲解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医血脉的高度,系统阐述了学校打造“红医魂”党建品牌的背景意义、丰富内涵以及“1+5+5+N”的工作体系,引导博士教师们深刻理解“红”是根本、“医”是事业、“魂”是传承的品牌内核,鼓励大家将红医精神融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争做新时代的“红医传人”。
活动特别设置了访谈红军后代环节。在“广昌战役”中负伤并在中央红色医院得到救治的红九军团司号员林忠仁之子林文生先生,以及曾参与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修缮工作的杨晓明先生,应邀来到现场。林文生动情追忆了父亲在“广昌战役”中多次面临生死考验,因前额中弹伤势严重,被送往中央红色医院救治,最后获救后随部队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经历。
林文生回顾并强调了医疗卫生事业在中国革命中的关键作用,看到新时代的教师和医务工作者来到旧址追寻红色根脉,他深感触动,并号召与会博士在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红医前辈的优良作风与红色传统,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进动力,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访谈结束,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部(处)长温金英代表学校向红军后代赠送了由学校苏区卫生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史》。
与会博士教师代表在中央红色医院旧址前,满怀激情地朗诵了集体创作的诗篇《红医薪火照初心》。激昂的合诵声表达了全体新进博士传承红医薪火、投身立德树人事业的坚定决心。

本期“红博汇”沙龙活动也是新入职博士教师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班的重要部分,除在中央红色医院开展的深度研学外,学员们还循着革命足迹,参观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红井景区、二苏大旧址、叶坪革命旧址群等地,并通过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举行献花仪式、重温教师誓词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据悉,“红博汇”沙龙是赣南医科大学为高层次人才打造的常态化交流平台,其宗旨是“尊重、赋能、协同、成长、致远”,旨在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人才服务体系。此次在中央红色医院旧址举办的“红博汇”沙龙(第三期)+“红医薪火”主题活动,是学校推动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与“红医魂”党建品牌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赣南医科大学谢皇、温祺钰、陶磊供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