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中国足彩在线:> 中国教育>

14岁,一把古筝,闯欧洲?她的“假期作业”藏着00后的文化自信

2025-11-12 14:03

来源:华龙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第1眼TV-华龙网讯(冯一鸣 实习生 焦海芸)她的行李很简单:一把古筝,几件衣裳,还有一颗勇敢、自信的中国心。

在2024与2025年的夏天,14岁重庆女孩王思鳗完成了一份特别的“假期作业”:背着比她半个人还高的琴盒,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

王思鳗的英文名叫Jessica,她要做的不是普通的旅行者,而是“行走的文化使者”。她的古筝,就是她的护照。她的音乐,就是她与千年文明对话的方式。

14岁重庆女孩王思鳗在米兰大教堂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音乐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

从重庆到欧洲做中国故事的“说书人”

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再到希腊雅典,王思鳗完成着一场又一场个人独奏——

在佛罗伦萨,她的《春到湘江》与文艺复兴的瑰宝交融;在雅典,卫城脚下奏响的《战台风》连接起东方的春秋战国与西方的古希腊两个时代;在巴塞罗那,一曲《渔舟唱晚》让一位艺术家邀请她参加当地音乐……

“第一次在巴塞罗那大教堂前弹奏时,我的手在发抖。”她回忆道,但当《渔舟唱晚》的旋律响起,围观者安静下来,那种跨越文化的共鸣,让她突然明白了此行的意义——音乐无国界,是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而自己要做那个中国故事的“说书人”。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带古筝旅行?”王思鳗说,“因为我的琴盒里,装着一个古老的中国灵魂。”她希望,“在我踏足的每一片新土地上,都让它苏醒,唱响新的故事。”

王思鳗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教堂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我们要去中国学古筝!”

琴音让一群意大利女孩当场搜索“古筝教学”

一个人的乐队,对一个14岁女孩并非易事。沉重的琴盒、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都是现实考验。

“一个人害怕过吗?”面对这个问题,王思鳗坦诚。“怕过。怕琴盒在机场被摔坏,怕街头无人驻足,怕自己辜负了这把古筝。”

但她更怕的,是“中国故事被误解,中国文化被简化”。于她而言,比害怕更强烈的,是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的渴望。

这份渴望,在罗马的百花广场得到了最美回响——

当一群意大利女孩被她的演奏吸引,当场搜索“古筝教学”表示要去学习中国古筝时,她突然明白,“我搭建的这座文化之桥,不仅有人欣赏,更真真切切地,有人正从另一端朝她走来。”

王思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每个普通人都是行走的文化使者”

从“一个人的筝旅”看到“一代人的文化自信”

“后来,我背着琴,走过中国足彩在线:地方:在米兰感受时尚的脉动,在罗马与梵蒂冈聆听历史的回音……”王思鳗将自己的这场独奏之行取名为“筝爱世界”。如今,“筝爱世界”计划未来仍在继续。她的故事在朋友圈也获得点赞,有人评论:“你让我们看见,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流动在血脉里的基因。”

王思鳗在意大利威尼斯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不设限的青春,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对于"00后"该如何传承文化,王思鳗有独特见解——

文化传播可以很年轻,很生动,很打动人心。

当古老文化遇见年轻的中国心,当琴弦拨动心弦,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行走的文化使者”。

“王思鳗不只是八中的学生,更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在观看了王思鳗的欧洲独奏后,重庆八中民乐团指导教师邵媛媛难掩激动之情,“她带着古筝走出去,本身就是一个移动的文化课堂,这既是个人的非凡成长,更是向世界生动展示文化自信的最佳方式。”

“她把三创班的理念‘带出去’了——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而是让古老的文化根脉,在欧洲街头自然生长。”重庆八中三创班班主任易卿文这样评价到。

当被问及什么是“新国际视野”时,易卿文认为,王思鳗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不再只是‘我们去学’,而是‘我们去创造’——主动构建舞台、建立链接、传递价值,这正是三创班所期待的新国际视野!”

王思鳗在马约里海边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王思鳗在索伦托海边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王思鳗在科尔多瓦的古桥弹奏。受访者供图 第1眼TV-华龙网发

【责任编辑:曾瑞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