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在线

图片
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中国足彩在线:> 中国教育>

画笔绘匠心 技能筑梦想——解码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以致用”育人密码

2025-11-21 16:32

来源:中国网教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江边侧畔的清风中满是活力。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蹲在井盖上细细勾勒,客家围屋纹样、宋城元素在画笔流转间渐渐成型;现代农林工程学院的学子在实训基地里修剪花枝、记录红壤数据,娇艳的花卉与严谨的勘测笔记相映成趣;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正围在教师的车辆旁排查故障,工具碰撞的清脆声响不绝于耳;现代服务学院的学生则在校园多功能活动室里精心制作辅食,耐心陪伴教职工子女玩耍。这些鲜活的场景,正是学校立足赣州产业特色、以实践育人为核心,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实现技能成才的生动缩影。

井盖变“景盖”:艺术设计专业让客家创意落地校园

走进校园生活区,原本单调的黑色井盖已然变身“客家文化名片”。客家围屋的飞檐翘角、宋城古城墙的斑驳纹理在井盖上徐徐展开,憨态可掬的客家娃娃抱着脐橙的模样栩栩如生,还有融入校徽与赣州地标元素的创意设计格外吸睛。一名正在给新井盖上色的艺术设计学院大二学生说道:这是他们专业《客家文化创意设计》课程的实践作业,“老师让我们把课堂上学的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知识与赣州本土文化结合,运用到校园公共空间改造中,既锻炼了实操能力,又让客家文化在校园里活了起来,特别有成就感。”

艺术设计学院紧扣赣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始终坚持“设计源于生活、服务地方发展”的教学理念,除了井盖彩绘,还开设了客家文创产品开发、乡村旅游标识设计等实践课程。学校把校园变成实训基地,把赣州景区、乡村变成校外课堂,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能。去年毕业的一名学生,凭借在校期间参与赣州方特东方欲晓客家文创设计的实习经历,成功入职赣州一家知名文旅公司,现在负责客家非遗文创开发项目。据了解,该专业学生设计的客家刺绣纹样系列文创产品,还曾获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设计类一等奖。

花海间的“技术员”:现代农林工程学院让技能扎根红壤大地

在校园西北侧的园林实训基地,一片姹紫嫣红的月季花丛中,现代农林工程学院的学生们正忙着除草、施肥、修剪枝叶。他们手里拿着土壤检测仪,蹲在地上认真记录着红壤的酸碱度数据。一名大三学生提到“赣州多红壤,我们所学有一门课程专门重点讲红壤改良技术,这是实训作业的核心内容,不同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一样,精准勘测才能让花卉、脐橙苗长得更好。”他身边的同学则在整理花卉与脐橙幼苗生长台账,详细记录种植时间、生长状态和养护措施——这些幼苗正是为校企合作的赣州花卉基地和脐橙种植园培育的。

现代农林工程学院构建了“课堂+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的三维教学模式,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与实训基地的日常养护工作,还会定期到校外合作企业参与项目实操。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不仅在农林行业崭露头角,更有20多名毕业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素养,成为卡拉多门店店长,将专业中涉及的品质把控、流程管理知识充分运用到门店运营中,实现了学以致用。去年该专业的学生团队还参与了城市公园的绿化改造项目,从前期的地质勘测、植物选型,到后期的种植养护,全程深度参与,不少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合作企业提前“预定”。

车间里的“守护者”: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让技术温暖校园

“老师,您的车怠速不稳可能是节气门积碳导致的,我们帮您清洗一下就好了。”在校园汽车维修实训车间,汽修专业大三学生周志军正在给教师的私家车做检修。他熟练地连接诊断仪器,查看车辆数据,随后和同学一起拆卸节气门、进行清洗作业,整个流程规范流畅。不到半个小时,车辆怠速不稳的问题就解决了。

汽车工程学院开设的“远帆车匠”已成熟运营,每周固定时间对教职工开放,提供车辆故障排查、常规保养、洗车等服务,由专业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负责实操。“这是我们的‘实战课堂’,赣州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每天遇到的故障都不一样,比模拟操作更能锻炼能力。”一名汽修专业教师说,服务站累计服务车辆超1000台次,培养的学生中,多人获江西省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奖项,不少毕业生进入本地汽车企业工作,有的还开了自己的汽修店。

正在取车的李老师对学生们的技术赞不绝口:“我的车上次出现异响,去外面的维修店没查出问题,没想到学生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症结,还免费修好了。他们的技术真不赖,这就是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

活动室里的“营养师”:现代服务学院让技能传递温情

在学校多功能活动室里,现代服务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正忙着给1-3岁的教职工子女制作营养辅食。课堂上学生一边将蒸熟的胡萝卜捣成泥,一边介绍:“这是我们《婴幼儿营养膳食制作》课程的实践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宝宝的营养需求,搭配食材、控制软烂度,既要健康又要符合宝宝口味。”旁边的学生则带着孩子们做亲子游戏,用彩色卡纸制作手工,整个活动室充满欢声笑语。

现代服务学院依托专业优势,每到实训周都会定期开展辅食制作、早教游戏、育儿知识讲解等服务,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轮流实操。今年六一儿童节,现代服务学院还策划开展“童心同行·共筑健康成长”公益主题活动,学生们结合《婴幼儿游戏设计》课程知识,设计了“萌宝爬爬赛”“亲子彩虹伞”等特色游戏,让教职工子女们度过了难忘的节日。

以赛促学、以用促技:让每个学生都能技能成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锚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目标,紧扣赣州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需求,构建“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训对接生产”的“三对接”人才培养体系,将产业需求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地方发展注入技能活力。

学校秉持“实践为先”原则,各专业按岗位需求设不少于3门核心实践课,实践课时占比超60%。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依托本地产业基地,配备全套实训设备,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练本领。2024年校内竞赛达42场,覆盖全专业,8000余人次参与。选拔出的学子屡获佳绩,近三年斩获全国职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5项。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坚守“立足赣州、服务赣南”定位,围绕赣州“1+5+N”产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近五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2个新兴专业,撤销3个滞后专业。推行“岗课赛证”融合教学,组织学生深入经开区等园区开展“驻厂实训”。现代制造专业群学生参与企业“齿轮精密加工”实训时,提出的刀具改进方案使生产效率提升15%,获企业认可,彰显服务地方价值。近三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断提高,大批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以技能助力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温春燕、曾卫平供图文)

【责任编辑:闫景臻】
返回顶部